栏目分类
中国举重“祖师”陈镜开:曾被毛主席六次接见,十次打破世界纪录
发布日期:2025-04-13 11:56    点击次数:56

【前言】

陈镜开,是个特别棒的举重选手。他1936年在广东东莞石龙镇出生。16岁那年,他开始正式跟着师傅学习武术和练举重。到了1954年,他参军后还进了“八一”举重队。

1956年6月份,上海举办了一场中苏之间的举重友谊赛。在那场比赛里,陈镜开特别厉害,他举起了133公斤的重量,超过了之前56公斤级挺举的世界纪录,那个纪录是美国运动员温奇创下的,只有132.5公斤。就这样,陈镜开成了咱们国家第一个拿到世界纪录头衔的运动员。

后来,毛泽东主席不仅多次接见了陈镜开,总计竟达六次之多。这其中有一次,还意外地让贺龙同志挨了“批评”。

【习武乡风育英雄】

从咱们国家南方的广州这个大都市出发,坐火车一路往东南奔深圳,没多久,大概一个多小时吧,就能到个叫东莞的地界。东莞这地儿有三个挺有名的小镇,分别是太平、莞城,还有石龙镇,它们就像串珠子一样,沿着东江边儿排开。1936年那会儿,有个叫陈镜开的人,就在这石龙镇上呱呱坠地了。

石龙镇绝非等闲之地。它历史悠久,以往是个相当繁华的文化名镇。不说远的,就谈二三十年前,这儿还挺热闹,在省内也算得上小有名声。

那时候,东莞进出口的货物很多都会先运到石龙镇,那里就像是一个转运站。东江从镇边流过,让石龙镇跟广东省的其他地方都连上了线。没过多久,石龙镇就变得特别热闹,商人一个接一个地来,货物也是堆积如山,因此它还被评上了广东省的四大名镇之一。

之后,因为现代交通工具越来越便捷,像铁路和公路这些快速的方式就慢慢把内河航运给比下去了,石龙镇也就慢慢没落了。但话说回来,以前运货得有人保驾护航,所以这儿的人一直都爱练武,这习俗在村里根深蒂固。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特别是那些年轻人,都特别喜欢举重、练武术这些能强身健体的活动。

陈镜开是在石龙镇长大的,那里石担碰撞的声音叮当作响,从小就让他感受到了家乡对武术的热爱。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对篮球、足球、游泳和田径这些运动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过,陈镜开接触举重的时间并不早,直到他十三四岁的时候,还只是个看“石担”比赛的观众。后来,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这位举重天才走上了专业的训练道路。

以前啊,东莞的石龙、太平、莞城这三个地方,每年都会搞一场举石担的比赛,还设了个可以流动的冠军奖杯,谁赢了谁就能把奖杯带回家。这一年,石龙镇又赢了比赛,把奖杯给捧回来了。大人们小孩们都挤在大路上,热烈欢迎那些举重比赛得胜回来的运动员们,那场面,就跟欢迎打仗胜利回家的勇士们一样热闹。

镜开小伙子瞅着那些捧着奖杯的运动员们脸上洋溢的胜者笑容,再看看他们身上一块块健硕的肌肉,心里头那股子羡慕劲儿就上来了,心想自己也得去练练,试试身手如何。

这天,他瞅见举石头那块地儿周围空无一人,就模仿平日里偷偷学的那些举石头的动作,弯下腰,甩起胳膊就开始练。嘿,居然每次都举起来了!这下子,陈镜开算是发现了自己的潜能。当然了,那股子劲儿和兴趣,在他心里头翻腾得可欢了。事后他琢磨了一番,觉得自己个子不高,跑步、跳远、打球、游泳这些项目都不容易出彩,反倒是举石头挺带劲的。于是,他打心底里喜欢上了这个老辈人传下来的“举石头”运动。

举重小将在习武氛围的浸润中,自然而然地踏上了成功之路。

【得天独厚的举重奇才】

1955年开年那会儿,咱们中国人民解放军搞了个“八一”举重队,陈镜开就是最早加入的那拨人里的一个。到了3月份,全国举重测试在北京拉开帷幕,这可是陈镜开头一回参加大型赛事,成绩嘛,不算出彩,就拿了第七名。不过,他那矮墩墩却结实的身子骨,还有那双肌肉鼓鼓的大腿,可真是让人想不注意都难。

1955年那会儿,国家举重队挑了些好手,比如陈镜开,组了个中国青年举重小队,奔波兰的华沙去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运动会。路上还得经过前苏联,待上好一阵子。那会儿的前苏联,举重水平可是世界顶尖,这对咱们来说,简直就是个提升技术的大好机会。到了前苏联,陈镜开他们就跟着那儿有名的教练,一个叫普斯特沃伊特,一个叫奥可波夫,在他们的精心教导下,陈镜开的举重水平嗖嗖地往上涨。

在莫斯科“迪那摩”举重馆里,陈镜开那双23英寸的大粗腿特别抢眼。有名的举重教练普斯特沃伊特一眼就看出了陈镜开是个举重天才,所以训练时他是真不含糊,把自己会的都教给了陈镜开。他不仅帮陈镜开改正了举石担子时那些不正确的姿势,还根据陈镜开的身材特点,下了不少功夫去研究。看他双腿那么结实有劲儿,普斯特沃伊特就建议他把挺举时的“剪步式”换成“下蹲式”,这样能更好地发挥他双腿的力量。

没错,陈镜开在调整了动作姿势后,短短一个多月,总成绩猛地飙升了37.5公斤,光是挺举这块儿,就长了15公斤!苏联的教练乐坏了,直夸他天生就是练举重的好料子,训练起来拼命三郎似的,还特别听话。教练还断言,这家伙将来肯定能破世界纪录。

走的时候,奥可波夫教练特意给陈镜开递了本相册,他在首页认真写下祝福:“盼你接下来两年,能跻身世界顶级举重选手行列,还希望你把挺举的世界纪录给破了……”

擦掉表面的灰尘,才能看到真正的光芒。陈镜开这位举重天才的真本事,终于被人们发掘出来了。他天生就是块举重的料。

【汗水中“泡”出来的成绩】

苏联那位教练的夸奖和打气,让陈镜开动了心,特别是他那热切期盼的眼神,总是在陈镜开脑海里闪现。“我究竟能不能刷新世界纪录呢?”“或许他只是随便说说,给我打气吧!”尽管那时候陈镜开对自己的本事还没啥把握,但是,想要破纪录,为国家争光的好念头,却时不时在他心里头翻涌起来。

心里有了个大追求,力气也就跟着来了。从苏联回来后,陈镜开训练得更加拼命了。那200公斤的杠铃,他扛在肩膀上,反复地起起伏伏,练得浑身湿透,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每次练习,他都得举好几百下,加起来得把好几万公斤的杠铃举过头顶。杠铃压得他胸骨生疼,都肿起来了,他就垫条毛巾继续练;手上、脖子上的皮磨破了,他就贴上创可贴继续干……他从没喊过苦,叫过累。

陈镜开练习得非常卖力,但他可不是那种光知道傻练的大力士,他特别会琢磨事儿。他先看了看自己的情况,发现腿部挺有劲儿,但腰和背就差了点儿,腿能使劲儿,但拉东西就不太行。于是,他就没用外国运动员那种破了很多世界纪录的“剪步式”举重方法,而是选了个适合自己的“下蹲式”。练的时候,他还特别讲究科学,每一个动作都按规矩来,时不时检查一下练得咋样,还琢磨琢磨每个动作哪儿做得好,哪儿做得不好。结果,他进步得飞快。

在那一年的10月28号晚上,毛主席、刘少奇同志、周总理、朱德元帅等咱们国家的大领导,一块儿去了咱们国家头一回建的大型体育馆——北京体育馆。他们在那儿瞧了陈镜开还有好多举重运动员的训练。这些大领导的关心照顾,真是给了陈镜开特别大的动力。

到了1955年年末,他因为心里那个念头越来越强烈,便开始拼命地练习。经过不断努力,陈镜开的总成绩涨到了292.5公斤,挺举也达到了120公斤,实实在在迈进了国际水准的大门。

这个成果,真的是靠努力一点点换来的。

【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世界纪录】

只要努力付出,回报迟早会到,期盼已久的那天终于到来了。

1956年6月7日晚上,上海陕西南路的体育馆里亮如白昼。那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伍跟上海联队一起,正跟到访的苏联举重队进行着一场热火朝天的友谊赛。解放军这边,有个20岁的广东小伙子叫陈镜开,他参加了最轻量级的较量。

陈镜开开始了他的首次尝试。他稳稳当当地站在那块125公斤重的杠铃前,手法老练地把这个沉甸甸、跟两担稻谷一样重的铁疙瘩轻轻松松地托举过了脑袋。一举成功!

“133公斤!”陈镜开在第二把时直接选了这重量,把现场观众都吓了一跳。要知道,那时候56公斤级的挺举世界纪录是132.5公斤,还是美国选手温奇创下的。而陈镜开在成功举起125公斤后,信心满满地想要打破温奇的这个世界纪录!

一下子,上海体育馆内挤满了3000多名观众,场面瞬间沸腾了。但遗憾的是,第二次尝试举起重量时,最终还是没能成功。

这时候,陈镜开深吸一口气,让心情平复下来,心里默默过了一遍举重的关键步骤。接着,他满怀信心地迈步走上了举重台。台下的数千名观众,爆发出雷鸣般的热烈掌声。

大家盼星星盼月亮,就等着看陈镜开这一出。只见他一股子“力大无穷”的劲儿,猛地一拽那杠铃,用的是下蹲提铃的老练手法,轻松把杠铃带到胸口,再慢悠悠地直起身子。接着,他顺势往上一顶,133公斤的杠铃,就被这位来自广东的小个子猛男,结结实实地举过了脑袋!裁判那边,三盏代表成功的白灯,唰地一下全亮了!

瞬间,体育馆内的观众兴奋得跳了起来,场馆内一片沸腾!咱们国家体育界传来了激励人心的捷报——陈镜开刷新了挺举的世界纪录!在那记录无数世界体育辉煌的金色史册里,中国人的名字第一次闪耀其上,开创了历史先河!这下子,全球体育界的行家们都纷纷赞叹:“中国龙真的崛起了!”

但世事往往如此,既有阳光也有阴霾。1956年的时候,咱们年轻的祖国迎来了一个大好事,陈镜开创造了首个世界纪录,这好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全国各个角落,给无数老百姓打了气,提了神。然而,国际上有些心怀不轨的家伙,却跳出来胡说八道,硬说陈镜开的纪录是编出来的,不是靠真本事举起来的,而是用笔瞎写的!

陈镜开火了!

但他转念一想,心里就平复了:那些脏话坏话,根本没必要去回应,最有力的回应就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他打定主意,要在全世界的举重高手面前,好好露一手,非得把这口气争回来不可。

那时候,陈镜开正卖力训练,一心想着参加第十六届奥运会的举重项目。但偏偏在这个时候,国际奥委会里有些人搞起了小动作,弄出个“两个中国”的闹剧。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国家干脆宣布不跟他们玩了,退出了奥委会。

陈镜开立刻回应说:“我们绝不会让这个诡计成功,就算退出奥委会,我们的成绩也会一路飙升。”从那以后,他训练得更加刻苦了,成绩也是一路飙升,越来越好。

1956年11月11号那天,广州东边的体育场里,有人连续两次刷新了举重世界纪录,先是挺举起了133.5公斤,紧接着又举起了135公斤,都是在最轻级别。到了11月29日,这事儿还没完,陈镜开在上海再次发力,挺举135.5公斤,56公斤级的挺举世界纪录又被他给破了!

陈镜开破了世界纪录后,总共六次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会面。记得有次,毛主席亲自到训练场来探望大家,陈镜开当时正在做展示。他心里头一直惦记着别伤到站在一米开外的毛主席,结果一分心,手里的重量愣是没举起来。

贺龙后来跟陈镜开聊起,说毛主席提了点意见,让我得关心关心运动员吃得好不好。说白了,那时候说的营养,主要就是得多给他们吃点牛肉。

最后一次见面时,毛主席关切地问陈镜开:“你的腰伤现在咋样了,还能不能继续训练啊?”

陈镜开回应道:“主席,您尽管放心,我能行!”

陈镜开在运动员生涯的尾声阶段,腰伤和心脏病这些健康问题一直纠缠着他,但他依旧咬牙坚持锻炼,硬是把这些病痛给扛过去了。

【扬威莫斯科】

战斗飞机终于给等来了!

1957年8月6到10号,第三届国际青年大联欢的友谊运动会举重赛,在苏联莫斯科东北边安静的索科尔尼基公园边上的矿工体育馆开赛了。这次比赛汇聚了来自19个国家的92位高手,全都是举重界里数一数二的人物。陈镜开心里憋着一股劲儿,参加了这场盛大的国际赛事,他下定了决心,得用实际行动给那些乱嚼舌根的人点颜色瞧瞧。

人生真是无常,说来也巧,就在陈镜开要上场比拼的那天,他身体不太给力,腰疼得厉害,肩膀还受了伤。在比拼抓举和推举时,他被苏联的哈里芬选手给甩开了15公斤!眼瞅着中国队能不能在这次大赛上摘金,全看挺举这最后一哆嗦了,就指望陈镜开能不能把这15公斤的差距给追回来。但这哪是那么简单的事儿,要超15公斤呢!

情况糟糕透顶。

说到底,陈镜开还是那个陈镜开。这时候,他真是展现出了满满的爱国情怀和超乎寻常的坚强毅力。简单处理了下伤口,他就跟被刀刺了一样,硬撑着上场了。到了第二次挺举,他居然选了130公斤!可是,当他把杠铃举起来后,腿突然抽筋了,根本不听使唤,半天都放不下来。那疼痛,简直像是要钻到他心里去。这下咋整?扔掉杠铃不就轻松了,一下子就不疼了。但是,那不就等于逃跑了吗!为了国家的荣誉,为了大家的期望,就算是火海也得闯!他拼命咬牙坚持,一点点地把腿往一起并,并啊并,最后,终于站稳了,他成功了。

要说起他为了这事儿到底牺牲了多少,看他额头上凸起的那一条条像蛇一样的青筋,大概就能猜出个七八分。

接下来,陈镜开决定再次挑战,他要尝试的第三次举重重量是139.5公斤!

说实话,那时候陈镜开要是举起137.5公斤,就能刷新世界纪录了。但那样一来,他的总成绩还是超不过哈里芬。得把重量加到139.5公斤,他才能既破了世界纪录,又稳稳当当拿下冠军。

很多人觉得这样做挺大胆的。

最后一把比赛还没开始,负责赛事的那个人,就已经把国旗的摆放位置给确定了:头名,苏联;紧随其后,中国。看起来,这结果好像是板上钉钉了。

陈镜开现在正身处超紧张的环境里,但他自己却出奇地镇定下来。他在心里反复琢磨着队友们的打气话:现在你就是中国队里最有希望拿金牌的人了。他瞅见一旁那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体育人马约翰,正紧握拳头,给他比划着一定要成功举起的手势,这让他深深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

陈镜开稳稳当当地踏上了举重台,靠着那股子坚韧劲儿,硬是把腰痛、肩膀酸和腿抽筋给顶了回去,心里头就一个念头:得把眼前的铁疙瘩给举起来。大伙儿都瞪大眼睛瞧着,只见陈镜开蹲下身子,稳稳地抓起了杠铃,紧接着一个箭步分开双腿,往上一挺,杠铃就噌地一下过了头顶。联欢节上头一个世界纪录就这么诞生了!有人夸陈镜开,说他是真厉害的中国汉子!还有的人惊叹:“这可真够让人吃惊的!”

陈镜开这回又刷新了举重世界纪录,这是他第五次做到了,真是给咱中国人长脸了!陈镜开让全世界的举重界都看到了,咱们华夏儿女在举重这事儿上,那可是能达到顶尖水平的。

举重选手们的出色表现让中国民众备受鼓舞,知名文人郭沫若还特意作了首诗来称赞这些力量英雄:

谁能把太阳和月亮绑一起做成个太空杠铃?咱们得想办法把它举起来,稳稳地放在太空里。

要让这世界没有白天黑夜,永远都像清晨那样明亮,还要让这地方没有冬天夏天,四季如春温暖常在。

【十登峰巅】

陈镜开在莫斯科大放异彩后,没有骄傲自满,还是一如既往地勤奋努力,不断向前。

1958年9月,那时候在民主德国的那个莱比锡地方,他硬是把56公斤级的挺举世界纪录给刷新了,成绩是140.5公斤。

1959年3月14日,在俄罗斯莫斯科,他成功举起了148公斤的重量,把60公斤级的世界纪录给刷新了,之前这个纪录是由美国选手伯格保持的,成绩是147.5公斤。

1963年4月20号那天,在北京的赛场上,他又一次刷新了世界纪录,这是他第九次做到了,这次是在60公斤级的挺举项目中举起了151公斤的重量。

1964年5月18号晚上,上海体育馆里头又炸开了锅,陈镜开在那个他首次刷新世界纪录的场馆,再一次刷新了世界纪录,都第十回了!这场比拼,那可是高手如云,竞争得热火朝天。3000多位热心的观众,现场亲眼看了这场紧张刺激的比赛。

当杠铃重量达到130公斤、137.5公斤,一直到140公斤这个阶段,浙江队、河南队、广东队、江苏队的好几位高手都相继被淘汰了。最后,场上就只剩下湖北的季发元和广西的肖明祥这两位猛将还在坚持。要等到杠铃加到145公斤的时候,陈镜开才第一次出手尝试,没想到一下子就举起来了!

此刻,电子成绩板上亮出了新的数字:151.5公斤。

“这是要刷新世界纪录啦!”话音刚落,观众席上立马炸了锅,全是惊奇的目光。

陈镜开一身火红运动装闪亮登场。他信心满满地走到杠铃那儿,先稳了稳心神,接着弯下腰,一把抓住杠铃。还是老样子,下蹲,一鼓作气往上一提,杠铃稳稳落在肩上。紧接着,他猛地一使劲,往上一顶,151.5公斤的杠铃就被他轻轻松松举过了头。三盏白灯瞬间亮起,刚才安静的体育馆,一下子炸了锅,掌声、欢呼声跟春天的雷声似的,轰隆隆响个不停。

陈镜开又一次刷新了世界纪录,这已经是他的第十次了!他十次站在了世界举重界的巅峰,成为了那个时代里,打破世界纪录次数最多的体育传奇人物!

年纪大了之后,陈镜开就告别了运动员生涯,步入退役阶段。

退役后,陈镜开没离开举重界,继续贡献力量。他先后搞过举重队的训练工作,做过中国举重协会的头儿,还在广东省体委当过副主任。除此之外,他还成了全国人大代表。

1987年11月21号那天,国际奥委会的大老板萨马兰奇来中国串门。他特意给陈镜开颁发了一枚奥林匹克勋章,就是为了感谢陈镜开给体育界出的那份大力。萨马兰奇亲自把勋章戴到了陈镜开的脖子上,挺有仪式感的。

陈镜开兴奋地喊道:“这份荣耀属于所有中国运动员和体育界的同仁!从今往后,我下定决心,要将我的一辈子都投入到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中去!”

2010年12月6号那天,陈镜开老爷子硬撑着看完了广州亚运会的开幕仪式,结果就在广州走了。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